不团结,一个人本事再大,也办不成任何事情。
中央的考虑,是要为人民做事。最后还是要能养活自己啊。
☆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乡亲们心里只念着党和政府好,我很受感动。要经常问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在忙着与党的根本宗旨毫不相关的事情?有没有一心一意在为老百姓做事情?是不是在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而工作?古时候讲,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是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龙泉关镇骆驼湾村,与困难群众唐荣斌(中)夫妇握手告别。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坚决反对、坚决杜绝☆我不满意,甚至愤怒的是,一些扶贫款项被各级截留,移作他用。这是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困难群众唐荣斌家,详细询问身体有病的唐荣斌(右)日常服药情况。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看来,天眼是中国科技创新的缩影,坚持科技为先契合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念,亦对科技工作者脚踏实地做好基础性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中国科技事业通过自身发展为人类进步作出贡献,与世界共享,体现出大国担当。这个目前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从1994年提出构想到2020年通过国家验收、开放运行,历时26年,凝聚了四代中国科学家的智慧和心血,也使中国天文学家终于有机会走到人类视界的最前沿。另一方面,中国国之重器也面向全球开放。作为中国科技创新具有代表性的名片,自落成启用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提及天眼。
此次连线天眼,习近平勉励科技工作者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在一些领域实现并跑领跑。今年4月天眼将面向全世界开放,征集来自全球科学家的观测申请。
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在去年9月举行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等举措,为破解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作出精准解题方案。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5日在贵州考察调研期间,通过视频察看中国天眼现场,听取介绍、连线交流。常进表示,FAST面向全世界开放合作,本身体现中国科学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最根本,基础研究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激活一子,盘活全局。经历了多年的自我突破,我们要实现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就要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这是实现科技强国目标必须经历的全过程,亦是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5日上午,习近平会见中国天眼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骨干,听取中国天眼建设历程、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情况介绍。从非洲到东南亚、从欧洲到拉美,各国政要带头或承诺接种中国疫苗,抗疫中国方案赢得越来越多的信任。
从推进十三五到规划十四五,从地方考察到调研科研院校,近年来习近平频频谈科技、处处谋创新。外界注意到,科技创新是习近平谋划布局中国未来发展中的高频词。
在与中国天眼总控室科技工作者代表连线期间,习近平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在2017年、2019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分别提及天眼落成和天眼的发起者、奠基人南仁东。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戴焰军说,科技发展不是象牙塔,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一方面,中国科研成果惠及全球。方舱医院进入多国抗疫战场,中国已决定向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提供1000万剂疫苗。中新社北京2月6日电 (郭超凯 张子扬)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有中国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坐落在群山之中。嫦娥四号与多国开展科学载荷国际合作。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一理念,科技工作者丝毫不能动摇。
中国还鼓励基于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国际联合研究,促进成果国际共享。如今,在贵阳连线天眼,习近平既有对天文探索的殷殷寄语,也透出他对未来科技创新的关切。
国家天文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天眼已发现300颗脉冲星,是同期世界上其他所有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3倍以上。而中国科技在实现自身发展之余,亦不断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两者贯穿其中,互为注脚。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十四五开局起步的关键时刻,习近平连线天眼,强调科技为先,已将科技创新清晰纳入未来的布局之中。从这一切口观察,中国最高领导人通过与国之重器的云互动,不仅仅是为科技工作者就科技创新理念进一步强化根基,同时亦向世界传递一种声音,中国倡导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国,本身是为更好地惠及世界,这一点,从未改变。
只有勇立世界科技创新潮头,在前沿科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才能赢得国际合作的主动权。对此,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FAST总工程师姜鹏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中国科技工作长期处于跟跑状态。两次走进新年贺词。在受访专家看来,立足未来,谋划全局,科技创新始终是习近平心中的重要战略考量。
从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到举办科学家座谈会,从打卡大国重器到为中国科研打call,习近平对科技创新念兹在兹。2016年9月25日,中国天眼FAST落成启用,习近平发来贺信,寄语天眼团队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
他指出,中国天眼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观天巨目、国之重器,实现了我国在前沿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原创突破从非洲到东南亚、从欧洲到拉美,各国政要带头或承诺接种中国疫苗,抗疫中国方案赢得越来越多的信任。
方舱医院进入多国抗疫战场,中国已决定向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提供1000万剂疫苗。从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到举办科学家座谈会,从打卡大国重器到为中国科研打call,习近平对科技创新念兹在兹。
两次走进新年贺词。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5日在贵州考察调研期间,通过视频察看中国天眼现场,听取介绍、连线交流。国家天文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天眼已发现300颗脉冲星,是同期世界上其他所有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3倍以上。而中国科技在实现自身发展之余,亦不断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两者贯穿其中,互为注脚。
从推进十三五到规划十四五,从地方考察到调研科研院校,近年来习近平频频谈科技、处处谋创新。中国还鼓励基于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国际联合研究,促进成果国际共享。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戴焰军说,科技发展不是象牙塔,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从这一切口观察,中国最高领导人通过与国之重器的云互动,不仅仅是为科技工作者就科技创新理念进一步强化根基,同时亦向世界传递一种声音,中国倡导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国,本身是为更好地惠及世界,这一点,从未改变。
嫦娥四号与多国开展科学载荷国际合作。作为中国科技创新具有代表性的名片,自落成启用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提及天眼。
顶: 98踩: 9
评论专区